第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捌章
臘月初八, 年關將至,歲暮風寒,臨安依舊繁華。
無論川蜀的戰火, 京湖的硝煙, 還是南疆的紛爭都無法被吹拂過江南半分。城中大街小巷彌漫著五谷濃香, 男女老少一大早便爭先恐後湧入各大佛剎寺廟,討一碗七寶五味粥, 以圖吉祥。
相傳佛祖成道之前苦修之際,饑寒交迫, 形銷骨立,幸得牧羊女贈乳糜保命,得以於十二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後世以此日為成道日,舉行法會紀之,並效仿牧羊女以米果煮粥供佛布施, 名喚七寶五味粥。此事本為佛家盛會,後傳入民間,百姓爭先效仿,連官家也會下旨在這日命禦膳房煮粥,並請靈隱寺高僧誦經,將粥賞賜於王公大臣、後宮諸人。
裴昀這日進宮面聖之時,也順勢被賜了一碗臘八粥。
“白行山六月之時上奏道四郎在南疆遇險失蹤,朕勃然大怒,險些將他問罪,如今見你安然無恙而歸,朕便放心多了。”
崇政殿中, 趙韌重見裴昀,目露欣喜道。
自當初川蜀告急, 裴昀主動請纓前往,如今已是過去將近兩年了。
然而裴昀卻顧不得這份重逢的喜悅,她不可置信的望向趙韌,壓低聲音道:
“官家這是怎麽了?莫非......耳疾至今未愈?”
她明明記得,自己臨走之時,趙韌耳聵之癥已是好得七七八八了,然而面前之人,瘦骨嶙峋,憔悴不堪,面色蠟黃,眉宇間全是憊色,明顯是被病痛琢磨許久的模樣。此情此景,哪裏還有半分昔日器宇軒昂貴公子的風采?
趙韌擡手握拳在唇邊輕咳了兩聲,淡淡道:
“不是耳疾,是頭風,先帝、先太上皇都有這個毛病,朕以為朕至少要過不惑之年才會犯,沒想到卻是這般早。”
裴昀心中一沈,南渡之後,自高宗以下歷代帝王都有頭風之癥,或輕或重,此事不是辛密,輕者如先太上皇那般早早頤養天年,重者如先帝趙淮那般後期驚嚇之餘演化成了瘋癥。百年來多少太醫名士都束手無措,只能用藥緩解,如今以趙韌的情況來看,他的病癥只重不輕。
“官家現今病情如何?”裴昀關切問道。
“前些時日最重之時,疼得徹夜難眠,水米不進,近來朕已是有所好轉了。”趙韌長嘆了一聲,“只是如今朕病體虛弱,實在無法上朝,幸而朝中諸事有鄧相與甄相替朕分憂。”
兩年過去,朝堂又是一番風雲變化,鄧明德果然覆相,但出乎裴昀所料的是兩年前剛任參知政事的甄允秋,已迅速從副相爬上了正相的位子。甄貴妃於去年底病逝,他這國舅的仕途倒依然是扶搖直上。蒙兀與北燕、契丹皆不同,因其拒絕和談,導致朝堂中主和一派幾乎土崩瓦解,如今並相的鄧明德與甄允秋皆是主戰一派,只不過兩人之間仍是在不少軍事朝政上意見相左,各成一派,擁護者眾,少不了又是新一輪的明爭暗鬥。
“之前那位救神醫,不知四郎可否再尋到他或其弟子進宮為朕看診?朕派人去百草堂找過,卻不知為何人去樓空,遍尋不到。”趙韌問道。
裴昀聞言心中一沈,其實趙韌一提頭風之癥時,她第一個想到的又何嘗不是她四師伯救必應,這麽多年來,無論遇見什麽傷病毒蠱,疑難雜癥,她都有恃無恐,只因她相信就算閻王叫人三更死,大慈大悲千金手也有本事留人到五更。
只是,如今卻是萬萬再不能了。
“救神醫他......雲游四方,已音訊全無許久,他的藥鋪與弟子也四散而去,一時間怕是尋不到了。”
此言一出,趙韌不禁大失所望,當即皺眉道:“朕即刻就命人在大江南北張貼皇榜,召其入宮面聖!”
裴昀一驚,急忙道:“此事萬萬不可!”
如今她那幾位師伯都投入了蒙兀麾下,此時趙韌若大張旗鼓的尋人,萬一那蒙兀人命她四師伯將計就計面見趙韌,暗中謀害呢?既已敵我勢不兩立,自該劃清界限,她不想再與他們當面交鋒。
“為何不可?”趙韌毫無預兆的被這一反駁而激怒,霍地起身厲聲質問道,“當初四郎口口聲聲稱其妙手回春,一力舉薦,如今朕被病痛折磨生不如死,你為何卻又百般阻攔朕尋人?難道你不願見朕痊愈?不願見朕康覆?”
“官家,臣並無此意啊......”
裴昀楞怔的看向趙韌,一時不知所措。
趙韌其人溫潤如玉,彬彬有禮,她認識他這麽多年,從沒見過他發這樣大的脾氣,如此疾言厲色、怒發沖冠,驟然間只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
話一出口,趙韌自己也有些色變,他僵立片刻後,緩緩坐了回去,伸手捏了捏腫脹不已的太陽穴,疲憊道:
“這段時日,朕常常夜半頭風發作而不能入眠,長此以往,脾氣便越發暴躁,突然發作,常常連朕自己也控制不住......四郎且說,為何不該下詔尋那救神醫?”
“官家切勿自責,方才是臣失言了,請官家勿怪。”裴昀拱手行禮,斟酌開口道,“因為之前救神醫曾道,想要出海離開中土尋一味稀奇珍藥,三年必回。但如今三年過去,他依舊了無音訊,臣猜測他大抵是......所以唯恐空耗人力財力,這才制止官家下詔。”
“既然如此,那便罷了。”
趙韌臉色陰郁的點了點頭,沒再多追究。
裴昀心中松了一口氣,遂逐一向趙韌稟報川蜀、南疆諸事。
釣魚城之戰已過去半載,朝廷早已對個中詳情盡數悉知,嘉獎責罰皆已完畢,蒙軍既撤,白行山已經開始著手恢覆曾被占領摧毀的舊城了,故而裴昀此時再提,也不過是老生長談。
而關於播州楊氏上奏修建海龍屯之事,趙韌卻並不太在意。
朝廷素來將川蜀以南的南疆當做化外之地,當年太祖開國之際平蜀之後便未再南下,且以玉斧一揮,在地圖上沿大渡河畫界,道:此外非吾所有也。而大理國屢次欲稱臣朝見,朝廷亦拒不接納,使其欲寇不能,欲臣不得,以此為禦戎之上策。當初若非播州楊氏主動獻土而降,如今南疆也未必在大宋國土之中。
對於裴昀所言白行山推斷蒙兀會千辛萬苦繞路大理國攻打南之策,趙韌將信將疑,故而對於南疆禦敵之計,他更是可有可無。但聽罷裴昀所奏,他思慮片刻還是準奏,且下旨給銀十萬、押賜鳳樽、金鐘、金盞、綾錦等以資鼓勵。
然而此時此刻,無論趙韌還是裴昀都不曾想到,這座如異想天開般的宏偉城池要塞,在播州楊氏的帶領動員,在南疆百夷族寨的齊心協力之下,當真在不久之後順利建成。並因此先聲奪人,震懾住了蒙兀,許是釣魚城前車之鑒太過慘痛,又許是禦前雄威軍英勇善戰聲名太過顯赫,此後數年裏,蒙軍數度瀕臨播州邊境,皆是繞道而行,不敢來犯,始終未踏進播州一步。而楊直並未因此固守一隅,反而帶領楊家子弟兵在播州境外征戰不已,奮戰不息,誓死保衛大宋西南半壁,直到神州大地再無漢土,只有播州與釣魚城成了最後孤懸之地,二者遙相輝映,仍在頑強抵抗。那高聳的城樓,斑駁的城墻,陡峭的山路,成為了此後矗立千百年的不朽豐碑。
只不過,那些都是很久很久之後的事了。
眼下裴昀倒是又向趙韌提及了另外一事:
“不知淩元帥月餘前上請官家招降蒙兀大將孛術魯一事,官家是何考慮?”
裴昀也是回到臨安之後,才發現十月份時淩越曾寫了一封親筆密信派人送到裴府。信上道出了近來所遇困境,自他連收襄陽、荊門、光化等重鎮後,便一直想趁著時機大好,反攻蒙軍,屢次請求朝廷派兵增援。但因彼時趙韌重病在身,將國事全權交於二相,朝中兩派鬥得水深火熱,他這鄧明德一派的將領,深受甄允秋打壓,不僅不派兵增援,反而前後數次抽調忠順軍千裏迢迢前往本就重兵把守的江淮戰場救急。幸而淩越用兵如神,硬是靠著僅剩的軍隊,不僅將江陵守得固若金湯,頻頻小股偷襲作戰,也給蒙軍造成了不少損失。
更令人振奮的是,今年九月,始終徘徊在宋蒙兩方猶豫不決的一股勢力終於下定決心,暗中向淩越請降。這孛術魯乃是蒙兀所封的河南行省長官,手下兵馬過萬,若能收編,不僅是極大的助力,更是能為其他游離於宋蒙之間的民兵義軍作下表率,堅定他們的歸降之心。
淩越聽聞後大喜過望,急忙上奏朝廷,但他又恐怕那甄允秋從中作梗,耽擱了此事,迫於無奈之下,只得寫信於裴昀,望她能在趙韌面前斡旋說項,促成此事。可惜他並不知,彼時裴昀尚且身在南疆,無緣得見此信,此時再提,已是為時已晚。
趙韌道:“此事朕早知曉,已是回駁了淩元帥。”
裴昀愕然:“官家為何回駁?”
“四郎有所不知,那孛術魯並非蒙兀人,卻是燕人。”趙韌倒是耐心解釋道,“在北燕滅亡之前,他見勢不妙便投降了我軍,為表誠意,還取了個漢人名字。後因雞毛蒜皮小事與兩淮制置使起了沖突,他竟扭頭叛變了蒙兀人,又被賜了蒙兀名字。且他這幾年一直在南北間見風使舵,游移不定,妄圖兩頭得利。如此反覆無常之小人,今天歸宋,明天附蒙,於國何益?更何況他極有可能是蒙軍派來的奸細,何必為這般三姓家奴平白冒險。”
此話不無道理,只是如此便否定了這一難得的大好機會,未免有些因小失大,太過謹慎了。
裴昀沈默片刻,緩緩問道:“如此個中詳情,是否是甄大人告知官家的?”
“是誰所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言之有理。”趙韌不置可否,“此事朕已下旨駁回,四郎不必再做說客了。”
裴昀心中暗嘆一聲,不禁湧出一股淡淡的無力感,這次淩叔父所托,她到底是要辜負了。
趙韌與她聊了半晌,頭又開始隱隱作痛,裴昀不得不就此告退。臨走時,趙韌忍著頭痛,意味深長的對她說了一句:
“朕知曉四郎你仁善念舊,心無城府,如今朝中主和一派雖不覆存在,但暗流湧動亦不輸當年,朕只希望四郎你不要牽扯其中,你亦不應牽連其中,你只該站在朕的身邊,你明白嗎?”
“臣......明白了,官家且保重禦體,臣告退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臘月初八, 年關將至,歲暮風寒,臨安依舊繁華。
無論川蜀的戰火, 京湖的硝煙, 還是南疆的紛爭都無法被吹拂過江南半分。城中大街小巷彌漫著五谷濃香, 男女老少一大早便爭先恐後湧入各大佛剎寺廟,討一碗七寶五味粥, 以圖吉祥。
相傳佛祖成道之前苦修之際,饑寒交迫, 形銷骨立,幸得牧羊女贈乳糜保命,得以於十二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後世以此日為成道日,舉行法會紀之,並效仿牧羊女以米果煮粥供佛布施, 名喚七寶五味粥。此事本為佛家盛會,後傳入民間,百姓爭先效仿,連官家也會下旨在這日命禦膳房煮粥,並請靈隱寺高僧誦經,將粥賞賜於王公大臣、後宮諸人。
裴昀這日進宮面聖之時,也順勢被賜了一碗臘八粥。
“白行山六月之時上奏道四郎在南疆遇險失蹤,朕勃然大怒,險些將他問罪,如今見你安然無恙而歸,朕便放心多了。”
崇政殿中, 趙韌重見裴昀,目露欣喜道。
自當初川蜀告急, 裴昀主動請纓前往,如今已是過去將近兩年了。
然而裴昀卻顧不得這份重逢的喜悅,她不可置信的望向趙韌,壓低聲音道:
“官家這是怎麽了?莫非......耳疾至今未愈?”
她明明記得,自己臨走之時,趙韌耳聵之癥已是好得七七八八了,然而面前之人,瘦骨嶙峋,憔悴不堪,面色蠟黃,眉宇間全是憊色,明顯是被病痛琢磨許久的模樣。此情此景,哪裏還有半分昔日器宇軒昂貴公子的風采?
趙韌擡手握拳在唇邊輕咳了兩聲,淡淡道:
“不是耳疾,是頭風,先帝、先太上皇都有這個毛病,朕以為朕至少要過不惑之年才會犯,沒想到卻是這般早。”
裴昀心中一沈,南渡之後,自高宗以下歷代帝王都有頭風之癥,或輕或重,此事不是辛密,輕者如先太上皇那般早早頤養天年,重者如先帝趙淮那般後期驚嚇之餘演化成了瘋癥。百年來多少太醫名士都束手無措,只能用藥緩解,如今以趙韌的情況來看,他的病癥只重不輕。
“官家現今病情如何?”裴昀關切問道。
“前些時日最重之時,疼得徹夜難眠,水米不進,近來朕已是有所好轉了。”趙韌長嘆了一聲,“只是如今朕病體虛弱,實在無法上朝,幸而朝中諸事有鄧相與甄相替朕分憂。”
兩年過去,朝堂又是一番風雲變化,鄧明德果然覆相,但出乎裴昀所料的是兩年前剛任參知政事的甄允秋,已迅速從副相爬上了正相的位子。甄貴妃於去年底病逝,他這國舅的仕途倒依然是扶搖直上。蒙兀與北燕、契丹皆不同,因其拒絕和談,導致朝堂中主和一派幾乎土崩瓦解,如今並相的鄧明德與甄允秋皆是主戰一派,只不過兩人之間仍是在不少軍事朝政上意見相左,各成一派,擁護者眾,少不了又是新一輪的明爭暗鬥。
“之前那位救神醫,不知四郎可否再尋到他或其弟子進宮為朕看診?朕派人去百草堂找過,卻不知為何人去樓空,遍尋不到。”趙韌問道。
裴昀聞言心中一沈,其實趙韌一提頭風之癥時,她第一個想到的又何嘗不是她四師伯救必應,這麽多年來,無論遇見什麽傷病毒蠱,疑難雜癥,她都有恃無恐,只因她相信就算閻王叫人三更死,大慈大悲千金手也有本事留人到五更。
只是,如今卻是萬萬再不能了。
“救神醫他......雲游四方,已音訊全無許久,他的藥鋪與弟子也四散而去,一時間怕是尋不到了。”
此言一出,趙韌不禁大失所望,當即皺眉道:“朕即刻就命人在大江南北張貼皇榜,召其入宮面聖!”
裴昀一驚,急忙道:“此事萬萬不可!”
如今她那幾位師伯都投入了蒙兀麾下,此時趙韌若大張旗鼓的尋人,萬一那蒙兀人命她四師伯將計就計面見趙韌,暗中謀害呢?既已敵我勢不兩立,自該劃清界限,她不想再與他們當面交鋒。
“為何不可?”趙韌毫無預兆的被這一反駁而激怒,霍地起身厲聲質問道,“當初四郎口口聲聲稱其妙手回春,一力舉薦,如今朕被病痛折磨生不如死,你為何卻又百般阻攔朕尋人?難道你不願見朕痊愈?不願見朕康覆?”
“官家,臣並無此意啊......”
裴昀楞怔的看向趙韌,一時不知所措。
趙韌其人溫潤如玉,彬彬有禮,她認識他這麽多年,從沒見過他發這樣大的脾氣,如此疾言厲色、怒發沖冠,驟然間只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
話一出口,趙韌自己也有些色變,他僵立片刻後,緩緩坐了回去,伸手捏了捏腫脹不已的太陽穴,疲憊道:
“這段時日,朕常常夜半頭風發作而不能入眠,長此以往,脾氣便越發暴躁,突然發作,常常連朕自己也控制不住......四郎且說,為何不該下詔尋那救神醫?”
“官家切勿自責,方才是臣失言了,請官家勿怪。”裴昀拱手行禮,斟酌開口道,“因為之前救神醫曾道,想要出海離開中土尋一味稀奇珍藥,三年必回。但如今三年過去,他依舊了無音訊,臣猜測他大抵是......所以唯恐空耗人力財力,這才制止官家下詔。”
“既然如此,那便罷了。”
趙韌臉色陰郁的點了點頭,沒再多追究。
裴昀心中松了一口氣,遂逐一向趙韌稟報川蜀、南疆諸事。
釣魚城之戰已過去半載,朝廷早已對個中詳情盡數悉知,嘉獎責罰皆已完畢,蒙軍既撤,白行山已經開始著手恢覆曾被占領摧毀的舊城了,故而裴昀此時再提,也不過是老生長談。
而關於播州楊氏上奏修建海龍屯之事,趙韌卻並不太在意。
朝廷素來將川蜀以南的南疆當做化外之地,當年太祖開國之際平蜀之後便未再南下,且以玉斧一揮,在地圖上沿大渡河畫界,道:此外非吾所有也。而大理國屢次欲稱臣朝見,朝廷亦拒不接納,使其欲寇不能,欲臣不得,以此為禦戎之上策。當初若非播州楊氏主動獻土而降,如今南疆也未必在大宋國土之中。
對於裴昀所言白行山推斷蒙兀會千辛萬苦繞路大理國攻打南之策,趙韌將信將疑,故而對於南疆禦敵之計,他更是可有可無。但聽罷裴昀所奏,他思慮片刻還是準奏,且下旨給銀十萬、押賜鳳樽、金鐘、金盞、綾錦等以資鼓勵。
然而此時此刻,無論趙韌還是裴昀都不曾想到,這座如異想天開般的宏偉城池要塞,在播州楊氏的帶領動員,在南疆百夷族寨的齊心協力之下,當真在不久之後順利建成。並因此先聲奪人,震懾住了蒙兀,許是釣魚城前車之鑒太過慘痛,又許是禦前雄威軍英勇善戰聲名太過顯赫,此後數年裏,蒙軍數度瀕臨播州邊境,皆是繞道而行,不敢來犯,始終未踏進播州一步。而楊直並未因此固守一隅,反而帶領楊家子弟兵在播州境外征戰不已,奮戰不息,誓死保衛大宋西南半壁,直到神州大地再無漢土,只有播州與釣魚城成了最後孤懸之地,二者遙相輝映,仍在頑強抵抗。那高聳的城樓,斑駁的城墻,陡峭的山路,成為了此後矗立千百年的不朽豐碑。
只不過,那些都是很久很久之後的事了。
眼下裴昀倒是又向趙韌提及了另外一事:
“不知淩元帥月餘前上請官家招降蒙兀大將孛術魯一事,官家是何考慮?”
裴昀也是回到臨安之後,才發現十月份時淩越曾寫了一封親筆密信派人送到裴府。信上道出了近來所遇困境,自他連收襄陽、荊門、光化等重鎮後,便一直想趁著時機大好,反攻蒙軍,屢次請求朝廷派兵增援。但因彼時趙韌重病在身,將國事全權交於二相,朝中兩派鬥得水深火熱,他這鄧明德一派的將領,深受甄允秋打壓,不僅不派兵增援,反而前後數次抽調忠順軍千裏迢迢前往本就重兵把守的江淮戰場救急。幸而淩越用兵如神,硬是靠著僅剩的軍隊,不僅將江陵守得固若金湯,頻頻小股偷襲作戰,也給蒙軍造成了不少損失。
更令人振奮的是,今年九月,始終徘徊在宋蒙兩方猶豫不決的一股勢力終於下定決心,暗中向淩越請降。這孛術魯乃是蒙兀所封的河南行省長官,手下兵馬過萬,若能收編,不僅是極大的助力,更是能為其他游離於宋蒙之間的民兵義軍作下表率,堅定他們的歸降之心。
淩越聽聞後大喜過望,急忙上奏朝廷,但他又恐怕那甄允秋從中作梗,耽擱了此事,迫於無奈之下,只得寫信於裴昀,望她能在趙韌面前斡旋說項,促成此事。可惜他並不知,彼時裴昀尚且身在南疆,無緣得見此信,此時再提,已是為時已晚。
趙韌道:“此事朕早知曉,已是回駁了淩元帥。”
裴昀愕然:“官家為何回駁?”
“四郎有所不知,那孛術魯並非蒙兀人,卻是燕人。”趙韌倒是耐心解釋道,“在北燕滅亡之前,他見勢不妙便投降了我軍,為表誠意,還取了個漢人名字。後因雞毛蒜皮小事與兩淮制置使起了沖突,他竟扭頭叛變了蒙兀人,又被賜了蒙兀名字。且他這幾年一直在南北間見風使舵,游移不定,妄圖兩頭得利。如此反覆無常之小人,今天歸宋,明天附蒙,於國何益?更何況他極有可能是蒙軍派來的奸細,何必為這般三姓家奴平白冒險。”
此話不無道理,只是如此便否定了這一難得的大好機會,未免有些因小失大,太過謹慎了。
裴昀沈默片刻,緩緩問道:“如此個中詳情,是否是甄大人告知官家的?”
“是誰所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言之有理。”趙韌不置可否,“此事朕已下旨駁回,四郎不必再做說客了。”
裴昀心中暗嘆一聲,不禁湧出一股淡淡的無力感,這次淩叔父所托,她到底是要辜負了。
趙韌與她聊了半晌,頭又開始隱隱作痛,裴昀不得不就此告退。臨走時,趙韌忍著頭痛,意味深長的對她說了一句:
“朕知曉四郎你仁善念舊,心無城府,如今朝中主和一派雖不覆存在,但暗流湧動亦不輸當年,朕只希望四郎你不要牽扯其中,你亦不應牽連其中,你只該站在朕的身邊,你明白嗎?”
“臣......明白了,官家且保重禦體,臣告退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